附条件不起诉,让涉案未成年人青春不“迷航”

fxpk8个月前未分类361

1 前言




“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谢谢检察官......”近日,在附条件不起诉宣告会上,涉罪未成年人小哲(化名)充满感激地说道。


2 基本案情




时间倒回到2023年5月的一天,小哲及其社会上的朋友邀约一起去打麻将,输了钱的几个人商量对赢钱的小祝(化名)实施抢劫,遂安排小哲骑摩托车将小祝带到案发地点,几人将小祝殴打致轻伤二级并抢走了他身上的钱。


3 检察机关履职情况




案件移送至钟祥市检察院后,该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委托钟祥市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钟祥市爱华社工服务中心)对小哲进行了社会调查。经调查,小哲的家庭及所在社区居委会、学校对其回归社会持接纳态度。

检察官认为,小哲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手段强行劫取他人财物,并致一人轻伤,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之规定,构成抢劫罪。但由于其作案时系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本案中系从犯,具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并与被害方达成和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对小哲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

但是,在提审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发现小哲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表现出十分不解:“我只是骑摩托车把他带到地方而已,并且我也没有参与殴打和抢劫,事后也没分钱,这样也会构成犯罪吗?”承办检察官意识到,小哲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实际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认知。此外,检察官在询问到小哲为什么会和社会上的人交朋友时,小哲表示,自己只有和“强势”的人在一起玩,才能有“地位”。


4 办理结果




检察官根据此前的社会调查,详细了解了小哲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学习情况后得知,小哲出身于一个单亲家庭,经济拮据,父亲老实本分,平时忙于生计,和他的沟通较少,小哲一直缺少亲情关爱。小时候的小哲十分胆小内向,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为了摆脱被欺负的命运,他开始有意识地主动向学校里的“刺头”学生靠近,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这种交友“思路”的引导下,他逐渐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闲散人员。

检察官在和小哲的交谈过程中发现,小哲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言谈举止也十分自信,在班级里还担任班干部,能够很好地组织协调班内事务。检察官认为小哲是个好苗子,但如果不加以教育引导,任由其和社会闲散人员交往,好苗子也有长歪的可能。

根据最高检《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指引(试行)》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对于既可以相对不起诉也可以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优先适用相对不起诉。如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等需要矫正,确有必要接受一定时期监督考察的,可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

如果适用相对不起诉,那么案件在检察机关就已经结束,小哲也将继续回到原本的生活中去。但是检察官评估了小哲的情况后,认为他确有接受一定时期监督考察的必要。本着“教育、挽救、感化”的工作方针,检察官对小哲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并设置了六个月的考验期,通过在考验期内对其开展帮教工作,引导他净化朋友圈、感恩父母、好好学习。


5 典型意义




作为守护未成年人检察机关,我们明白惩罚犯罪并不是唯一目的,通过帮教的方式促使未成年人吸取教训、真心悔过,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每一位犯过错误的未成年人,才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宗旨。


相关文章

检察院为啥会不起诉?家属必看的小知识

当家人被牵扯进刑事案件里,家属们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最想知道的就是案件结果。特别是能不能让检察院不起诉,这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今天,我就用简单明了的话,给大家讲讲检察院什么情况下会不起诉,希望能给正...

刑事诉讼里的关键抉择:不起诉制度,差异决定走向

刑事诉讼里的关键抉择:不起诉制度,差异决定走向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不起诉制度如同一个 “休止符”。这一制度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其立法目的在于防止无辜者被错误追诉,同时为轻微犯罪者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根据《刑事诉讼法》,不起诉主要分为法定不起诉、酌...

公职人员不起诉,被会被开除吗?

一、什么是免予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是指已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从而免除刑事处罚。《刑法》第37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

醉驾免于刑罚?从一起相对不起诉案件解读醉驾新规

醉驾免于刑罚?从一起相对不起诉案件解读醉驾新规

今年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苗生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危险驾驶案件25.5万余人,同比下降16.8%。不起诉3万余人,不起诉率约为10%,同比下降2...

常见罪名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与条件

常见罪名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与条件

认罪认罚案件常见罪名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标准摘  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入推进为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实践中,认罪认罚案件相对不起诉却存在整体偏低且适用不均衡的问题。总...

醉酒肇事逃逸--能否不起诉

醉酒肇事逃逸--能否不起诉

【摘要】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当事人是否存在醉酒驾驶后肇事逃逸行为,能否适用危险驾驶罪不起诉规定。基本案情   2023年9月1日22时许,驾驶人袁某醉酒后驾驶粤TL7XX...